同心共谱“山海情”,吴川

时间:2024-04-29 03:16:12来源:安徽气象影视网 作者:产品中心

同心共谱“山海情”,山海情吴川-三江粤桂协作持续深化_南方+_南方plus

一个在桂北山区,一个在南海之滨;一座是同心共谱山水与楼桥浸润的千年侗乡,一座是山海情开放现代的活力新区,两座城,吴川一条心。同心共谱

三江县位于桂、山海情湘、吴川黔三省(区)交界处,同心共谱是山海情典型的山区县,曾是吴川广西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全国最后一批脱贫摘帽县之一。同心共谱2021年新一轮粤桂协作以来,湛江吴川市高站位扛起政治责任,高规格谋划部署推动与柳州三江县的协作,务实推进产业、劳务、消费、科技、社会等“五项重点”协作,助力三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实效,两地携手演绎江川版“山海情”。

“作为粤桂协作标杆,湛江吴川市和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帮扶协作工作以来,自觉、深化组织协调、产业互助、消费帮扶、劳务协作、人才交流和社会联动,多个粤桂帮扶项目全面启动实施,打造全产业链帮扶的‘江川模式’,推动粤桂协作迈上新台阶。”粤桂协作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三江多风雨桥,被誉为“世界桥楼之乡”,吴川-三江粤桂协作也如一座风雨桥将广东、广西文化同源山水一脉手足情牵得更紧密

三江多风雨桥,被誉为“世界桥楼之乡”,吴川-三江粤桂协作也如一座风雨桥将广东、广西文化同源山水一脉手足情牵得更紧密

两万侗人搬向小康

“江川”品牌重塑生活

2万人,162个村屯,距离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5公里处,国道321线、三江—北海高速线、贵阳—广州高速铁路线交汇处,有一个占地面积757 亩、建设面积440亩、投资21亿元的大型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三江县南站社区。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安置人口、搬迁规模第三,也是柳州市安置人口、搬迁规模第一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

如果说一个人的搬迁,是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那么2万人的搬迁,就是他们生活的重塑。

在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展示有一张南站社区易地搬迁安置图,上面详细标注着功能各样的“江川”品牌,湛江吴川市共投入1.24 亿,在安置点建设有标准厂房、江川小学、江川中学、幼儿园、江川卫生院和残疾人就业基地……28个具有示范作用的特色“江川”品牌帮扶项目先后落地,配套教育、医疗、治安、生活等全方位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受益脱贫人口惠及南站社区周边镇村超过5.5万人。

南站社区是吴川-三江粤桂协作标杆项目之一

南站社区是吴川-三江粤桂协作标杆项目之一

这是系统工程。2019年南站易地搬迁安置点全部建成后,共建成85栋楼,共安置搬迁户2万多人,涉及三江14个乡镇162个村屯。家园、茶园、工业园同步建设,一步到位的解决好搬迁群众的住房、就业、医疗和教育等全方位的基础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环环紧扣、不断推进的背后,是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体系支撑。

韦燕宁是江川小学五(二)班的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她在学校的合唱团度过了一个充实丰盈暑假,而合唱团也只是江川小学众多兴趣班之一。

江川小学孩子们暑假期间参加“侗族琵琶”兴趣班

江川小学孩子们暑假期间参加“侗族琵琶”兴趣班

作为南站社区的配套建设项目,江川小学无论师资力量、办学理念、硬件设施都诉说着浓厚的江川深情,也是两地以教育帮扶为抓手,大力实施“江川扶智工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最初不愿来这里上学,后来争着报名。”在江川小学校长李晓雪看来,这是易地搬迁后家长们非常明显的改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南站社区不仅关注普通人的就业,还将残疾人就业纳入配套建设项目。

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通过举办“侗族刺绣、侗画、竹藤编、打油茶加工技能”等多种就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困难残疾人约550人次,以学促产,以产带学,稳定残疾人就业、增加收入。基地目前已安置114人就业,其中78名为残疾人,在2021年1月还荣获了“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称号,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地。

三江县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

三江县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

山海共绘同心圆

产业协作、消费帮扶促振兴

从某种角度看,三江并不缺农业产业。

两茶一木,种稻养鱼。三江是中国早春第一茶的故乡;油茶林面积和产量均位于广西第一;山地稻鱼复合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千年……

即便生态产业优良,这里的农副产品仍然没有形成相当体量的产业链条和相对知名的农业品牌。究其原因,障碍横亘——

建设缺资金。三江企业规模小,自身投资能力弱,制约着当地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企业缺龙头。产业单一,农产品由农户各家零散种植,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和精加工技术,影响产业做大做强;

品牌缺推广。三江茶叶、油茶在经过粗加工后销往浙江、福建和广东,产业链条缺失,自身品牌影响力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是三江县发展的生动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是三江县发展的生动实践

“通过走访,我们确定了借鉴广东‘一县一园’的经验,最先在三江茶产业开展帮扶对接,引进广东企业共建粤桂协作产业园。”李晓军是广东湛江吴川市副市长,现挂任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到三江县近两年的时间,李晓军已遍访三江县15个乡镇80个村寨。

当李晓军拿着“一县一园”的方案规划粤桂协作产业园时,这个正在寻求更高水平发展早春茶的县城,切实感受到了巨大的改变。

一栋栋集茶叶产业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标准厂房拔地而起。

2023年“粤桂协作向未来”广西三江主题采访调研团媒体记者采访三江县御香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丽琼

2023年“粤桂协作向未来”广西三江主题采访调研团媒体记者采访三江县御香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丽琼

三江县御香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丽琼回忆起先前在村里设的厂房,设备落后,空间狭小,直接导致产量上不去。“现在我们的厂房有3500多平方,是之前的4倍,每天加工的茶青能有2万多斤,保障了市场的稳定性。”原来最多收购5千斤茶青,现在春茶旺季能收购2万多斤茶青。

产量稳定了,还要带领品牌走出去。支持三江企业到广东开展三江农特产品交易展销会,动员大型商超承销,是消费帮扶的主要内容。目前在湛江市各县区设立三江农产品消费帮扶专柜5个。今年以来已帮助采购、帮助销售三江县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3010万元。

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

打造富民增收“新引擎”

抬头星光点点,低头萤火闪闪。在独峒镇岜团村,夜晚乘凉、散步的人越来越多了。而此前,这里的夜景跟其他村寨没什么不同,一盏明晃晃的白炽灯,道路泥泞,侗寨特色建筑淹没在夜色中。

岜团村蝶变,也就是这半年发生的转变。2023年初,在经过多个村寨调研走访后,李晓军最终选定独峒镇岜团村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经过半年多的建设,萤火闪闪,昼夜通明,道路干净,俨然一副崭新乡村的样貌。

夜晚的岜团村,灯光勾勒出侗寨轮廓

夜晚的岜团村,灯光勾勒出侗寨轮廓

据三江县粤桂协作办负责人介绍,岜团村改造主要分为三个板块。首先为游线配套设施提升,专注“岜团·侗寨”的定位,采用元素化形的方式并融入侗家标志性建筑风雨桥和水牛形象作为乡村旅游品牌Logo,增加路灯、萤火虫灯及射灯等,同时深挖岜团民间流传故事,将侗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宣传导视系统有机结合,铺设在景区各处,为游客营造出浓厚的侗家民俗氛围。

事实证明这样的文旅项目游客喜欢。就在上个月,2023粤桂协作“水上争霸,牛王对决”活动在岜团村风雨桥下浅滩上上演,六头水牛轮番上场,奉上三轮侗族传统斗牛节演出,比赛以侗族传统歌舞开场!观者云集,一位来自广东东莞的越野车友就兴奋地表示:“太有特色了,会考虑常带家人来三江旅游。”

2023粤桂协作“水上争霸,牛王对决”活动当天,人气火爆的岜团村

2023粤桂协作“水上争霸,牛王对决”活动当天,人气火爆的岜团村

其次为生活污水治理。岜团村采取源头就地处理的离网式污水处理智慧解决方案,具有就地处理,灵活安装,达标排放等优点,不受地形管网限制,覆盖岜团村农户、村级公厕、景区、百家宴、餐饮等重点排水区域,直接受益人口千余人。

第三为人居环境配套提升。提升村内人居环境配套,将残破的牛棚、田园护墙、道路护栏等进行更换提升,重点打造村内急缺的停车场空间,满足来到岜团的游客们的停车需求;提升主道村容村貌,保持寨内的整体秩序,使得游客可以更好地欣赏侗族斗牛演出、漫步赏景步道、学习侗乡趣闻、品味三江美食、体验侗乡百家宴,享受美丽乡村休闲时光。

看着村容村貌逐渐改善,岜团村党支部书记王凌有了新的打算。“基础设施完成后,我们下一步还要大力发展夜经济,小吃表演都要逐步做起来,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的就业。”

在三江县,越来越多的村子靠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致富道路。冠洞村改造闲置庭院,小工坊拉来大客流;归东村发展立体种养,野葡萄结出“幸福果”;汾水村有大学生创业,小庭院变身“增收园”;边浪村养高山小蜜蜂,酿造比蜜甜的新生活;归内村瞄准林下经济,中草药开出“振兴方”……

侗族风情浓郁的冠洞村

侗族风情浓郁的冠洞村

长期以来,粤桂协作前方工作组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保持资金投入、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壮大富民产业,打造特色品牌,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乡村振兴是一场多要素聚合的嬗变,吴川-三江正以帮扶有温度、致富有门路的理念,跨越山海,牵手协作,共同开创新局面。

【记者】李维康

【摄影】蓝东旭

【来源】南方农村报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