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值60000元!稻虫共生养殖实现降本增效

时间:2024-05-05 00:26:50来源:安徽气象影视网 作者:行业动态

亩产值60000元!亩产稻虫共生养殖实现降本增效_南方+_南方plus

“禾虫”的最佳赏味时节,你知道吗?今年农历九月中旬,亩产“中国禾虫之乡“——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将上新首批肥美的值元增效禾虫让各位食客尝鲜。

8月10日,稻虫 “稻田禾虫养殖技术培训交流会”在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举办,共生会上,养殖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围绕禾虫养殖方式、实现经济效益、降本生态养殖技术研究等主题作分享,亩产当地养殖大户、企业合作伙伴等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 禾虫的精细化育苗养殖系统与深加工产品研发或将成为该产业未来发展的重心。

1

供不应求

“水中虫草”名远扬

禾虫学名疣吻沙蚕,天然产于沿海咸淡水交界地区,可淡水养殖。《本草纲目拾遗》等古籍中有记载:禾虫“甘温、暖胃、补气”、“食之补脾健胃”,具有治脾气虚、贫血之功效。作为一种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水生环节动物,它是极优质的蛋白来源,也是名贵的中药材和保健食品。

禾虫的营养价值较高,繁殖期虫体内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所含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比例协调。此外,禾虫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食用有助于改善膳食结构。消费者对绿色、优质蛋白的需求旺盛,各地慕名而来的食客逐年递增,禾虫“水中虫草”的美誉也进一步走出珠海。

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逐步提升,市场对绿色、优质蛋白的需求有较大增长,禾虫的药用价值得到重视,加之餐饮业、食品加工业对高端食材的需求增加,禾虫养殖业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可借助新技术应用与产业升级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投苗后在田间生长半年后的禾虫。

投苗后在田间生长半年后的禾虫。

1

量价齐高

聚焦共生循环养殖

稻虫共生养殖系统,科学还原有生态稻田。通过稻田水利系统模拟潮汐,且水稻排灌养护与禾虫习性吻合。就此基础上迭代优化的“稻田禾虫套种套养技术”属于一种创新、科学、环保、生态的养殖技术。悦禾农业总经理宋帅莹向记者讲述道,“我们在试验田进行实践时发现,稻田和禾虫的共生循环养殖,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之余,同时通过养殖禾虫以增加经济效益。”

稻田禾虫套种套养技术模式既解决了稻田中间休耕阶段的利用问题,又为禾虫提供了理想的生态环境,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禾虫可以利用稻田中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腐烂的稻草根进行取食,同时也为稻田松土通气,起到类似蚯蚓的作用,有利于下一季稻谷生长。

广州金从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何铭坦言,“公司一直想发展稻田-禾虫养殖,今天听完专家的介绍,觉得(它)有搞头。”

专家在详细介绍稻田禾虫套种套养技术。

专家在详细介绍稻田禾虫套种套养技术。

套种套养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稻田水源进行禾虫的培育,同时稻草也可为禾虫遮阳防暑,相比传统的塘养模式、地垦养殖及网箱养殖,这种技术在资源利用效率、操作简便性、产出水平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据悉,悦禾农业在上栏村养殖基地中每投放一次禾虫苗,便可收获三年(保守估计年均亩产超50斤),通过科学补苗,补苗后亩产将超过100斤。莲江村养殖基地则更加可观:目前每亩稻田的养殖产量可达300斤以上,若能赶在中秋之时销售,品相好的禾虫单价超200元/斤,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出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套种套养合理降低了养殖户的投入成本,使得该模式更容易得到普及。

稻田禾虫套种套养模式现如今仍处于摸索实践阶段,未来也将朝着统一养殖技术规程和操作流程、规范化养殖操作的方向前进,稳步推进标准化养殖,避免市场上流通的禾虫质量参差不齐。

用禾虫冻干熬出的汤。

用禾虫冻干熬出的汤。

以禾虫为主体,综合开发深加工产品之路任重而道远。从事禾虫养殖多年的研究员张忠义介绍了他研发成功的禾虫酵素,其原料仅有禾虫、乳酸菌、水、某种水果酵素。据了解,该产品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作为一种全新的食用酵素,禾虫酵素有助于改善人体代谢,促进人体健康。

禾虫稻和禾虫汤包。

禾虫稻和禾虫汤包。

除了禾虫酵素,悦禾农业的深加工产品还有禾虫稻、禾虫汤包(冻干汤包)、禾虫酱、禾虫含片等。宋帅莹认为前期先在调味品和副食品领域“试水”,后期预计会研发保健产品。更多深加工产品得到开发、逐步流入市场,达成丰富的营销矩阵,其专利成果、品牌价值等附加值可得到快速攀升。

1

先投苗后插秧

禾虫年亩产逾300斤

悦禾农业自主研发的禾虫浮游苗及标粗苗的培育技术、禾虫滩涂养殖系统,自主育苗苗种孵化率与投放存活率超过九成,在养殖试验田中做到了每平方可养殖禾虫肉虫 2 斤,年亩产 300 斤以上,成绩斐然。

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万焕通在交流会上重点讲述了禾虫养殖的关键技术,目前大部分养殖户都会选取先投苗后插秧模式,插秧前准备工作需注意:田埂修正、夯实,防止渗漏水。深耕50cm以上,整平至无水洼。进水5-10cm浸泡。注水30cm,施用少量尿素培育浮游藻类,2-3天后即可投放小规格禾虫苗种。投放的禾虫苗必须是规格整齐、健康且活力较强的三刚节后期幼体,按200万尾/亩的密度,均匀泼洒在稻田表面。科学的操作能降低投放成本,密度更均匀,很适合种植面积较大的水稻田。

禾虫收获前需排干水,晾晒几天,至表面出现轻微龟裂。然后注入新水,蓄水 50cm 以上,锁水1-2小时,观察禾虫群浮状态。排水时性成熟禾虫会陆续出洞上浮跟随水流到排水口处,在排水口安装 100 目筛绢网过滤收集。收虫过程中需依禾虫游出情况做好水流控制,水流太慢会导致禾虫游不出来体力耗尽沉底造成浪费,水流太急又容易导致禾虫爆浆(流膏),影响禾虫质量。收获禾虫打包需尽量滤干水分,水太多也会导致禾虫爆浆。生鲜禾虫保存周期较短,应尽快交排收购商取货。

【记者】见习记者 何雪琪

【来源】南方农村报社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