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特派员扎根广西忻城助力蚕桑种植

时间:2024-04-29 18:49:34来源:安徽气象影视网 作者:资讯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特派员扎根广西忻城助力蚕桑种植_南方+_南方plus

南方农村报 陈静 拍摄

“初到红渡镇调研时,发现项目区田块高低不平,省农桑种部分桑园无人打理,业科员扎甚至整片整片的学院西忻撂荒地,干旱、科技水涝、特派田块病虫害等对桑树种植影响巨大。城助”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力蚕王荣辉,回忆初到忻城县红渡镇时说道。广东根广

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省农桑种广西利用粤桂协作机制,业科员扎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特派员到忻城县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学院西忻王荣辉是科技这批东西部科技特派员之一。去年,特派他和团队来到忻城县红渡镇开展科技帮扶工作,城助创新“传帮带”模式,攻克蚕桑土壤改良培肥难点,引导当地蚕桑种植土壤利用模式转型,助力农民增收。

“我们团队针对蚕桑生长环境,土壤特点、周边灌排水等情况调查,收集分析红渡镇成土母质、地貌类型、降水、日照、温度等自然条件以及蚕桑种植、桑树管理现状资料。”王荣辉告诉记者,通过深入走访调查红渡镇古房村、渡江村等地,结合高产优质桑园要求以及团队监测到的相关数据,他们制定出有机质提升、平衡施肥、合理耕作等多种土壤改良、培肥措施,为桑树科学施肥和土壤培肥提供技术方案。

技术落地是科学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他们对红渡镇的桑树种植进行“把脉开方”,并在红渡镇古房村开展200亩的桑园土壤改良试验:平整土地,畅通排灌;改良培肥土壤,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选取高产优质桑苗,栽植采用宽窄行,肥料通过机械开沟埋施,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桑树栽植当年,单个叶片是传统种植桑树叶片1—2倍大,第一年桑叶产量500公斤/亩,收益约1450元。

“镇村蚕桑种植规模偏小,管理方法固化,加上施肥多以尿素撒施为主,导致土壤偏酸化。”王荣辉说。为此,他与同事们在项目实施期间开展理论、现场示范操作等培训5场次,培训农户和企业人员累计110余人,引导农民逐步向生态科学蚕桑种植模式转变。

“跟着科技特派员走准没错,让我们对桑树种植有了很大的信心。”古房村老村长表示,科技特派员帮他们解决了生产技术难题,特别是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

如今,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红渡镇一派致富增收喜庆景象。据了解,红渡镇新蚕桑模式应用推广600亩,盛产期可亩产2500公斤/年,较传统种植模式提高10%,预计亩产值可达1万元,每年农户可获地租1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来源】南方农村报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