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村来了湾区“科特派”:广东科技特派员为遵义乡村振兴赋能添智

时间:2024-04-29 21:39:45来源:安徽气象影视网 作者:资讯

黔村来了湾区“科特派”:广东科技特派员为遵义乡村振兴赋能添智_南方+_南方plus

茶山披绿,红椒满地,科技黔北遵义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特派添智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的遵义振兴道路上,“科技兴农”是乡村遵义不得不回答的一题。

东风吹来西部春。科特派在深化东西部协作背景下,黔村经粤黔协作工作队协调,湾区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和广东乡村振兴局联合选派粤黔协作科技特派员团队,广东其中一支团队对接服务遵义市,科技围绕遵义当地科技需求和产业发展问题,特派添智深入基层一线、遵义振兴田间地头,开展产业技术指导、品种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集中攻关、本土人才培养帮带、农业产业功能拓展等服务。一头连着科技,一头链接生产的湾区“科特派”,正在助力打通遵义“科技兴农”真题真解的“最后一公里”。

遵义田里长出“航天稻”

一线科技入黔助农扶产

秋收时节,在位于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和桐梓县狮溪镇的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种植基地里,20余亩“航天稻”迎来了丰收。这样的“航空稻”,是利用航天育种技术选育的品种,通过神舟十号、新一代载人飞船等搭载种子到太空,经空间辐射、失重、缺氧等特殊环境变化,使种子内部结构发生激变,返回地面后,再经农业专家多年培育种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能力强等特点。 

这批落户遵义的“航天稻”,在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的协调下,由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引进。广东派出了徐小万、田浩、田永红组成的科技特派员团队进行对接,“今年种植的‘航天稻’4月中旬播种,历时5个月迎来丰收,预计平均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且抗性、株叶型等表现良好。

在前期观察、中期记录、后期测产的基础上,科技特派员团队对26个“航天稻”品种(系)的相关农艺性状进行详细记载,希望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遵义种植的“航天稻”品种,全面掌握“航天稻”在不同地域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航天稻”只是试种示范的一个样板。广东科技特派员团队还为遵义带来了20余份蔬菜新品种,现场培训及技术指导各类人员30余人次,重点考察了遵义田间朝天椒三系新品种选育。“通过合作研究,目前在当地表现较好的品种有粤翠2号和70天尖叶等菜心品种。我们计划在蔬菜新品种选育及相关技术等领域与遵义加强合作。”徐小万说。

此外,珠海、广州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引进华航57号水稻、华美甜23号甜玉米等太空品种和珠玉糯3号鲜食玉米、亮丽1号青瓜等新品种(系)70余个,在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科研基地进行试种成功。珠海市现代农发中心及有关企业从遵义市农科院引进遵糯222鲜食玉米、骄阳6号辣椒、遵义红花椒等6个品种在珠海试种也取得较好效果。

技术人才互引合作

山海结盟推动资源共享

“科特派”不是随便派,而是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遵循市场化资源配置规律,并保证科技效益的长效性,实现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

为此,珠海、遵义两地农业科技部门聚焦“遵义所需、珠海所能”和“珠海所需、遵义所能”,从建立健全机制、项目资金支持、人才资源共享三方面深入推进珠遵农业科技协作。

2022年7月7日,在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的支持下,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和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正式结对,签订了珠遵两地农业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同时还制定了对口合作实施方案。双方就农业科研、科技成果转化等达到合作共识,并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人才和资源共享机制,共同申报实施项目、科技人才交流互访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

同时,遵义市农科院选派技术干部脱产到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进行交流学习。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与遵义市农科院签订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粤黔科技服务工作协议。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等单位选派24名专家与遵义市农科院建立了科技协作关系并提供蔬菜新品种22个。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交流培训处处长黎礼谦认为,这为进一步提升两地农业科研水平,支撑和带动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赋能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正因为有这样的结对关系,我们获得了珠海市330万元资金支持,成功申报了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基地建设、高效园艺作物新品种研发与示范推广等有关项目,围绕辣椒、高粱、特色玉米、花椒等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培训农户300余人次。”

目前,通过珠遵农业科技协作机制,遵义市汇川区建立了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基地850亩,完善了有关基础设施,并与20户脱贫户及周边农户建立利益链接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为当地农户增加收入140余万元。正安谢坝和桐梓马鬃建立了辣椒及鲜食玉米新品种核心示范基地100亩,辐射带动农户种植247亩,实现产值120余万元。

【记者】王富迪

【来源】南方农村报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