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度丨拍视频和看视频的乡村妇女,命运的齿轮已开始转动

时间:2024-04-29 01:32:39来源:安徽气象影视网 作者:行业动态

农度丨拍视频和看视频的农度女命乡村妇女,命运的丨拍齿轮已开始转动_南方+_南方plus

“放假了,我也想像别人一样,乡动穿好看的村妇齿轮衣裳,出去逛逛街、运的已开旅旅游,农度女命出去吃好吃的丨拍……可是,我做不到……”镜头前眼含泪水的视频视频始转“农村妮”李敏,没想到有朝一日被互联网“拯救”了,乡动在网友的村妇齿轮鼓励和帮助下,今年10月,运的已开她第一次出远门,农度女命到北京看了升旗。丨拍

麻溜干农活,视频视频始转做饭炒菜,上才艺,唠唠家长里短……方寸屏幕上弹出的短视频热榜,出现了越来越多“刘妈”“王姐”们的身影。乡村女性借助社交媒体,通过分享乡村生活、讲述独特生命故事,找到了自信展现自己的舞台,也获得了表达观点的话语机会。短视频让人们有机会以另一种视角观照当代乡村女性形象以及乡村振兴中的“她力量”。与此同时,一批看短视频的乡村女性也在悄然改变。

活跃在短视频平台的乡村女性。

活跃在短视频平台的乡村女性。

当博主让她们“遥遥领先”

“松(兄)弟姐妹们好,今儿做一个我们这儿的特色美食……”亲切的乡音唠嗑,三餐烟火气,“土”味十足的乡情乡景,河南濮阳村妇王利会靠着每天直播做饭,吸粉千万。

王利会今年40岁,3个孩子的母亲,一名普通的乡村妇女。镜头前,她打扮家常,厨艺娴熟,打卤面、炸糖糕、煎灌饼、包槐花包子……甚至汉堡、酸奶蛋糕、西瓜冻等“洋餐”也是手到擒来。每次做完饭,她就高声喊上一家人开吃,画面亲切如同身边事、身边人。

王利会做的美食:果蔬灌饼、西瓜果冻、麻辣干脆面。

王利会做的美食:果蔬灌饼、西瓜果冻、麻辣干脆面。

乡村女性为何选择做短视频?“就玩呗。”对于51岁的内蒙古乡村大妈刘树梅来说,源于一次意外“出圈”。2015年,她回老家参加亲戚婚礼,女婿张洋在餐桌上给她录了一段18秒的吃饭视频,在网上火了。张洋之前是二人转演员,口才好、有表演天赋,在他的张罗下,“刘妈的日常生活”迅速火了起来,并逐步实现盈利。

刘树梅不仅会做饭,还会“整活”。从“村口扯老婆舌”的姐妹聚会,到甜粽子、菜团子等地方特色食物,再到火遍全网的“刘妈学车”“空妈舞队”等带有地方风情的搞笑段子,真实的“乡土味”加上夸张的演技,也让她成功吸引了超1300万粉丝的关注。

除了媒介技术发展、外界氛围影响、职业发展需求等因素,普通乡村女性拍视频的“初心”可能只是简单的休闲娱乐,进而是被看见、被认同。中国乡村女性历来被贴着“勤劳坚韧”“淳朴”“贤惠”的标签,但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乡村女性显然形象更加多元。诗意型群体如“李子柒”“田园刘娟”,用富有美感的镜头语言记录了田园场景,满足了受众对世外桃源的想象。事业型群体如“水稻一朵er”“乡村小乔”等创作者,借助短视频平台引流,推介乡村美景、土特产,成为家乡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建设者。

李子柒。

李子柒。

拥有百万粉丝的姚玲旭正是迅速成长的一名新农人。她自小在黑龙江乡村长大,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水稻研究所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为了给更多农民宣讲,2017年开始在快手做农技培训直播,开展农业技术科普,推荐高性价比的农资产品。如今,每10名在东北种水稻的农民,就有5个是她直播间的观众。

“水稻一朵er”姚玲旭。来源:新榜

“水稻一朵er”姚玲旭。来源:新榜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1日,在抖音平台上随机抽取100位认证为“三农”的女性博主进行用户画像分析,20-30岁的乡村女性博主人数超过半数,50-60岁乡村女性占6%,60岁以上的乡村女性博主占据1%,其中以四川省与河南省的博主人数最多,其他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以及西南地区。

看视频的乡村妇女被潜移默化

拍视频的人在变化,看短视频的乡村妇女也在变化。

位于黄河滩边的河南省洛宁县溪村,留守的中年妇女在天天刷短视频的日子里,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发生了诸多变化。50岁的亚楠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刚接触快手时儿子不耐烦手把手教她,她就自己摸索,通过观察图形和颜色去辨别操作流程步骤,慢慢地玩得“溜”了,她也成了“冲浪”达人,好些邻居都来请教她,让她体验了一回当村里“能人”的优越感。

“宝贝女儿生日快乐,在妈妈眼里你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妈妈永远爱你。”54岁的鲁燕在女儿生日那天,罕见地发了一张女儿生活照并“煽情”配文,这与大伙印象中那个识字不多、沉默寡言的家庭主妇截然不同。鲁燕坦然道,文案是从别人那“照搬”过来的,就觉得人家说的就是这个理,自己看了都很感动。

乡村女性在短视频平台上大胆表达个性和情感。

乡村女性在短视频平台上大胆表达个性和情感。

多数乡村女性博主没有专业的拍摄团队,视频风格更“接地气”。未化妆的朴素脸庞、强健有力的身体、不拘小节的邻里对话,她们的视频大部分以“描述性文字+人声”的方式制作,通过最简单的拍摄和剪辑展现出最原始的乡村女性生活。她们在自塑幽默乐观、民间高手、全能女性、淳朴孝顺等不同的形象中,极力表达个性的自我。对于看视频的乡村妇女而言,她们就是身边的姐妹、亲友,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惊人。

“她力量”正在蓬勃生长

对于绝大多数注定成不了网红的乡村女性来说,线上线下的人际圈子高度重合,在家人、朋友、邻居的“熟人社会”关注下,安分守己、本色出镜是她们的主流。在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浪潮中,借助短视频技术红利的释放,“她力量”正在蓬勃生长。

一组河南乡村女性网络与现实生活角色现状调查数据显示,受访的615位河南乡村女性中,拍摄短视频并上传的人数为279人,占比45.15%;做直播、带货的人数为267人,占比达43.2%,且带货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乡村女性已将短视频、直播、带货等网络活动作为改善个人和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途径。

昔日务农女性也在“三新经济”(平台用工、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中实现了非农就业。据《2021中国乡村妇女就业调研报告》显示,在人工智能训练师和村淘电商主播中,女性分别占62.3%、53%。

乡村妇女正在直播带货。来源:新华社

乡村妇女正在直播带货。来源:新华社

时下,越来越多和姚玲旭一样的女新农人涌现,返乡创业的女青年在投身互联网的过程中找到了人生目标。姚玲旭就计划整合经销商,盘活农资行业,邀请更多人加入,一起实现让每个农民每年多赚1万元的梦想。

在现实中迷茫的李敏则通过短视频平台打开了一扇窗。“火”了之后,她开始学习拍摄和制作短视频,学习直播和带货,试图给自己挣出一片新的天地。

乡村短视频培训班。来源:今日炭步

乡村短视频培训班。来源:今日炭步

但在流量为王的短视频平台,博主难免被流量裹挟。有人不惜“铁锅炖自己”“生吞活章鱼”,拼了命地制造惊悚,通过自嘲、自黑、搞怪及卖惨等反向作用引发观众的猎奇心理,也有人“穿着性感干农活”“打情骂俏”取悦观众,疯狂挑战道德底线,即使面对满屏讥讽与恶评也表现得毫不在乎,这也加剧了公众对乡村妇女的刻板印象甚至“污名化”。

当乡村女性拿起手机试图通过短视频获取什么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过程难免曲折,但主动突破性别束缚的藩篱,追求独立,提升社会地位的大方向不会改变。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为乡村女性提供了一个延伸的现代空间。短视频的低门槛、碎片化、社交属性具备了某种媒介赋权的意涵,客观上提高了乡村女性形象的可见性,让她们在“社会边缘”找到了可以掌控的网络权力“微中心”。

参考资料:

1.陈熙媛、杜思言,2.99亿次观看,方寸屏幕间乡村女性如何跨越现实“围栏”?

2.卫小将,黄雨晴,“看见的看不见”:网络自媒体赋权乡村妇女研究

3.张淑华,徐婷婷,当代乡村女性的网络空间生产与角色困境——以豫中乡村为例

4.李丹,出镜不出格:溪村女性的快手江湖

5.栾轶玫、张杏,中国乡村女性短视频的自我呈现与话语实践

6.中国新闻网,“直播带货”成中国乡村女性“新农潮”

【记者】江玲 整理报道

【来源】南方农村报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